WFU

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

淺談北歐式健走(Nordic walking)

作者:侯松谷
身為先天骨骼肌肉都不夠強壯的低體重早產兒,高中還因為盲目訓練爆過膝蓋,30歲前曾拖著膝蓋疼痛長達五年以上的運動傷害過來者。談訓練大概沒我的份,但談到如何偷懶的運動不受傷,我應該有資格講上兩句話。


何謂北歐式健走?


最初是越野滑雪運動員的夏季訓練方式,後來經過發展和推廣,核心概念是利用上半身肌肉與手臂的力量,藉雙杖與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身體前進,達到健走的目的。

太文謅謅看不懂?想成四腳獸四條腿的人類就好。


走路就走路,幹嘛還多拿兩把累贅?


北歐式健走有幾個主要優點,概述如下:

  • 將體重分散,同時訓練身體各部位肌肉
  • 改善協調性與姿勢,強化平衡感
  • 更穩固且不易受傷的生物力學,地形適應度高
  • 強化心肺,改善循環系統
  • 燃燒更多卡路里


一般步行方式與使用健走杖的肌群差異



摘要:走路僅使用身體不到一半肌肉,北歐式健走則會用到超過身體90%。

使用的肌肉多,壓力自然就會被分散,光膝蓋就少掉大約1/3負擔,疲勞自然不易累積。加上可活動到平時不常動的上半身肌群,所以這種步行方式對減緩腰、膝、肩膀與背部的疼痛都有相當幫助。


校正姿勢與改善身體協調


北歐式健走是一種輕鬆卻疲勞的活動。聽起來很矛盾,實際走一次就知道剛開始時因為不習慣,身體會有多餘的應力。在入門摸索調整過程中,難免會產生一些新的痠痛。永遠還是以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兩大基本原則為主。習慣後對身體的協調性、生物力學,甚至平衡感,都會產生顯著正面效益。


不容易受傷


四條腿比較穩還兩條腿比較穩?答案不言而喻。

平路也許感覺不明顯,遇到濕地或崎嶇不平的山路,雙杖的威力就出來了。增加支點、強化抓地力、分散壓力、提供支撐、遇到意外應變空間大,好處多不勝數。個人經驗下坡尤其明顯(各種狀況的姿勢與持杖方式可開專文討論,故在此不多著墨)。


強化心肺、增加卡路里燃燒


雖然這部分會因個別試驗者產生差異,但就現有的科學證據,北歐式健走在心跳速率提升、耗氧量增加及熱量燃燒這幾方面,整體而言都有正向功效。

個人解釋是身體不容易被局部疲勞限制,自然產生出加總效益。比起單純跑步引起的鐵腿,長時間北歐式健走的疲勞是一種舒適,甚至會讓人想睡覺的全身均勻痠痛。而且這種疲勞不太會累積成慢性疼痛。


總結,一圖給您所有的好處


執行細節與設備取得都不在本文討論範圍,但若您看到這裡仍有興趣,可移駕台灣北歐式健走協會,那邊有更多專業資訊及相關文獻。